時值端午佳節,蕭皎皎按例進宮參拜皇后。
陳皇后問起她和謝暄的近況,囑咐她要早日生下謝暄的嫡長子嗣。
蕭皎皎應聲稱是,女兒盡力。但實在不忍告訴她,她和謝暄成婚數月,就隻睡了兩次。
兩次都還很不愉快,感受不到郎君的憐愛,只有例行公事的發泄。
她痛,他不理會。在他身下爽了,他也冷冷淡淡。世家公子,書讀多了,心裡頭都是彎彎繞繞,規矩多、脾氣又大,難伺候得很。
之前再多粘粘膩膩的心思,也要被他這樣冷冷淡淡的對待給整沒了。
蕭皎皎不是個喜歡一頭熱的人。凡是長的好看溫柔的公子,她都喜歡,都想圈來做會情郎。
蕭皎皎第一次喜歡的那個小公子,眉眼俊秀,溫柔又體貼。只可惜,他是個宦官。也多虧了他是個宦官,她出嫁了他還能留在公主府幫她打理庶務。
後來她又喜歡各種各樣的年輕公子,上至官員、下至清倌都有接觸過。尚書郎、中舍人,畫師、琴師,甚至外面樓裡的小清倌,她也偷偷聽他們唱過曲。
皇后雖縱著、寵著她鬧,卻也和蕭皎皎說得明白,那些寒門士子、庶族子弟絕不可召為駙馬。她將來是要嫁入高門世家。
蕭皎皎不以為然,世家為了維護門閥穩定,只在內部發展聯姻。若無政治利益,士族不與皇族通婚。
她沒想到,她的父皇齊順帝,以江東的兵權,給她換了一個陳郡謝氏的駙馬。且是謝家家主最為看重的嫡孫,也是謝家嫡支唯一還未成婚的二公子。
齊順帝年輕時征戰沙場,如今舊疾複發,身體每況愈下。雖從旁支過繼一子,但也不堪大用。宰相周冀籠絡人心,權勢日益漸盛,把持朝政、虎視眈眈。
她知道父皇棄兵權,也要把她嫁入謝家的緣由。皇權再大,也越不過王謝兩家。
當今世道民風開放,時局混亂。但任由皇權更迭,眾世家始終屹立不倒。其中以琅琊王氏、陳郡謝氏、清河崔氏、龍亢桓氏為世家代表,率領天下世家士族。
王謝兩家更是並列世家之首,是士族中最高貴的頂級門閥。
因著士族的門閥制度,歷代皇帝與朝廷官員皆由世家推舉方可任用上位。皇權與世家共治,與王謝,共天下,幾百年來如是。
不僅朝堂中是上品無寒門、下品無士族,連皇帝的一些重要決策也要經世家首肯方可下達實施。寒門而起的皇族勢弱,世家權力達到頂峰,民間百姓更是笑言,寧做王謝家奴、不為天子朝臣。
蕭皎皎知道父皇的擔憂。他怕自己駕鶴西去,宰相勢大,若發動政變,她和母后無人看顧。
母后的擔憂她更知道。謝家有三位嫡支公子,大公子娶了琅琊王氏嫡次女,三公子娶了龍亢桓氏嫡長女。若無父皇插手,謝家應與清河崔氏聯姻,求娶崔氏嫡幼女崔瑗。君子淑女,早被稱作一樁美談。
若無子嗣,朝代更迭,蕭皎皎一個無用的舊帝公主,還佔著謝暄妻位,被謝家休棄、毒殺都不無可能。
前朝長公主始安便是如此,嫁於龍亢桓氏,無子無寵。父皇登基不久,桓家傳出始安長公主病逝的消息。
世家重利,始安公主去後沒多久,桓家迎娶了潁川庚氏的貴女。庚家,僅次於王謝崔桓四大家族之外的高等世族。至於始安公主因何病逝,無人關心。
蕭皎皎想,若是她有子嗣,還是謝暄嫡長,顧著子嗣的面,謝家也應會護著她和母后。
這岌岌可危的皇朝,家裡摸不清心思的郎君,不知道能不能生出來的孩子。雖知身在其位、該擔其事,但還是有些頭痛,她懷念幼時長於鄉野的村姑生活。
夕陽向晚,天色漸暮。
蕭皎皎低落惆悵的情緒回到公主府也沒能消下去,婢女桃枝見公主這般不開心,也不敢吱聲,偷偷找來了府裡的管家,言卿。
言卿是公主跟前最得寵的紅人,跟了公主八年,也是公主喜歡的知心人。
模樣身量都是好的,白淨俊秀,人也妥帖溫柔。據說還是出自江南書香門第,只是幼時家道衰落、輾轉流離,無奈之下賣身進宮。
這樣的人,本該有更錦繡的人生,入宮為宦,桃枝心裡也是歎一聲,可惜。
蕭皎皎在榻上小憩,言卿進門的腳步聲很輕,她還是醒了。她沒有睜眼,隻伸出手,言卿會意,曲膝上前一步。
她摸索著抓住言卿的手,壓在臉頰下,像個孩子般,露出一點天真迷茫的神情。
言卿知道她有心事,也不做聲,任由她壓著自己的手。兩人靜坐了一會兒。
“言卿,陪我吃酒。”蕭皎皎打破沉默。
言卿吩咐婢女拿酒擺上。
蕭皎皎自顧自飲酒,言卿隻坐著看她。她轉眼就豪飲一壺,似是酒後酣暢淋漓了,她的眉眼也舒展起來。
公主是美麗的,言卿一直都知道,今日的蕭皎皎因要入宮,打扮的更是精致華美。
如雪的面上,眉細長,眸瀲灩,嫵媚至極,偏偏翹鼻和朱唇又生得小小,透著嬌憨天真的味道。
夏日時節,人又穿得輕薄,大紅宮衣裹著酥胸細腰,是要人命的玲瓏姿色。
“言卿,若你是我駙馬多好。”蕭皎皎站起來,望著言卿,又像是透著他在望向別的人,笑:“你肯定不會冷著我……”
“公主醉了。”言卿打斷她的話,上前扶住她,溫柔道:“公主是天上月。”
“給人伏低做小的天上月麽?”她嗤笑了一聲。
他聽得公主是在自嘲,至於給誰伏低做小,兩人也都心知肚明。他垂首,看不清神色,隻鄭重道:“公主在奴心裡,永遠是天上月。”
https://palace-book.com/ 聖殿小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