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2章 小郎中

發佈時間: 2025-03-27 18:14:26
A+ A- 關燈 聽書

 “是退了點。”

 周良看到孫子的情況好些了,才鬆了一口氣。

 “周爺爺,周奶奶,等再喝兩次藥下去,晚上還會燒,明天應該就能退燒了。”姜荷還是第一次給人看病呢,直接將抓好的藥遞上前說:“永俊明天就能活蹦亂跳了。”

 “太好了。”

 許娘子一直懸着心,總算是放了下來,她誇讚的說:“小荷,你可真厲害,以後就是女郎中了,我還從未聽過女郎中呢。”

 “師父說,外邊也是有女郎中的。”

 姜荷莞爾淺笑,說:“師父才厲害呢,我才學了點皮毛。”

 “你這點皮毛啊,可真不錯。”許娘子打量着姜荷,以前在姜家的時候,特別不顯眼,瘦瘦小小,她甚至記不住姜家二房有這麼一個小姑娘,可,分家之後,姜荷的臉上長得圓潤,有肉了,紅通通的小臉,襯的膚色愈發的白皙,靈動的眼睛看人的時候,給人一種真誠信任感。

 “多少錢?”周良問。

 “我第一次給人看病,診費就算了,藥錢,我算一下。”姜荷將用到的幾味藥都報上了藥名,每種藥的價格都說了,最後,在單子上,註明了價格。

 周良看到姜荷寫的一手好字時,十分訝異,之前,就聽村裏人說,姜荷會認會寫,倒沒覺得什麼,可親眼看到姜荷寫得一手好字,周良就覺得十分震驚了。

 他身爲里正,雖然說沒考上秀才,但也是一個童生,識字認字是沒問題的。

 “周爺爺,您看看,要是沒問題,您按個手印,等師父回來,你再來付錢?”姜荷臉上帶着盈盈的笑意,和善的語氣,讓人非常樂意接受。

 周良直接按上了手印,說:“那行,等胡郎中回來,我再來付錢。”

 話落,周良帶着家人離開,許娘子牽着大孫子,一路上都在誇姜荷有出息。

 姜荷將按過手印的紙收好,便繼續開始練字了。

 從這天起,姜荷會醫的事情,就在村子裏傳遍了,胡郎中不在,村子裏的人有個頭疼腦熱的,都是由姜荷看的。

 “小荷,今天你陳叔又誇你了,誇你厲害!”

 姜松一臉驕傲的說:“小荷,好樣的,要不是你醫治及時,你陳叔的孩子,說不準……”

 “爹,師父說,這是醫者本份。”姜荷倒不覺得有什麼好炫耀的,都是一些小感冒,只不過,在這個沒有抗生素的朝代,一場風寒,也許就能把人命給奪了去。

 姜荷越看師父留下來的日誌,就愈發的覺得身上的擔子特別的重,按她的說法來說,這本行醫日記,就是胡郎中醫治的一條條生命。

 “爹,以後我們可不怕頭疼腦熱了,以後家裏有個小神醫啊。”姜蘭晚上是最輕鬆的時候,白天的時候滿山跑,晚上就拿着布納鞋底。

 有方翠英和姜蘭監督着,姜蘭納出來的鞋底也是像模像樣了。

 “我希望你們一輩子都用不上我。”姜荷抿脣說着,她在給衣服繡上花樣,給爹爹姜松的衣服上,繡上了竹報平安的暗紋。

 按姜松的意思,有衣服穿就行,別整那些花紋了。

 但姜荷不同意,她說的有理有據,說:“爹,乾孃就是讓我要多多練習,你想讓我連個練習的機會都沒有嗎?”

 閨女都這麼說了,姜松樂呵呵的接受,心裏得意的不行。

 鬼芋收了滿當當一個房間,作坊也建得差不多了,在三個院子裏,全部都挖上了地窖,這些事,都是姜松帶着方興來他們幾個偷偷在晚上挖的。

https://palace-book.com/ 聖殿小說

 鬼芋作坊建了起來,還沒做出蘑芋豆腐,方興來他們家裏,依舊是每天做蘑芋豆腐送到十里香酒樓。

 “姑,姑父,這作坊建起來了,我們的蘑芋豆腐……”方興來的話還沒說出口,就被姜松打斷道:“興來,你們全家依舊做蘑芋豆腐,依舊賣給十里香酒樓,和作坊裏做的蘑芋粉,不搭架的,不過,興來,我和連家少爺商量的意思是,請你們到作坊裏做蘑芋豆腐。”

 “你也知道,外人都以爲,這作坊是十里香酒樓的少東家做的,你們全家在家裏做蘑芋豆腐,日久天長的,肯定會讓人發現,所以……”

 姜鬆解釋着,說:“作坊有三個院子,最頭上第一個院子,就是留給你們做蘑芋豆腐的。”

 “行啊,我們在哪裏做蘑芋豆腐都成。”方興來和方家順對視一眼,姑姑和姑父他們在幫方家,他們心裏都是記着的。

 “到時候,你們也不用每天送蘑芋豆腐去十里香酒樓了,到時候直接有馬車來接,對外也好說,就說你們在作坊工作。”姜松補充着。

 方興來笑道:“姑父,你們是什麼都替我們考慮好了,我們高興還來不及呢。”

 方家兄弟離開之後,姜松就和方翠英琢磨起作坊如人的事來了。

 不管是清洗鬼芋,還是鬼芋切片再曬乾,都是需要人手的,在這人手上,就得精挑細選了。

 “爹孃,我有一個法子,不知道當不當說。”姜荷出聲。

 姜松:“想說就說,要不是你,哪來的這作坊。”

 “爹,姜嬸子、張嬸子和劉嬸子,跟我們家關係最好。”姜荷嘴裏的姜嬸子是姜花,張嬸子是張秀,劉嬸子則是劉敏,那都是有雪中送炭的情誼的。

 “對。”方翠英點頭,又道:“松哥,我們剛到這裏的時候,連糧食都沒幾個,可都是她們又是送吃的,又是送柴禾,才熬過冬天的。”

 “你放心,這份情,我記着呢。”姜松輕拍了拍她的手,陳大有、吳春根和朱進寶他們三個的這一份恩情,他是一直記在心底的,因此,茶園裏有好事,他可是一點都沒忘了他們仨。

 “張嬸子力氣大,搓鬼芋是最合適不過了,到時候,她可以領着一幫人搓鬼芋,保準都搓的很好。”

 “姜嬸子性格好,可以洗鬼芋,至於劉嬸子最爲細緻認真,讓她管最後的切片和曬鬼芋,肯定錯不了。”

 姜荷對三位嬸子的性個,那是摸的透透的,三位嬸子的爲人也好,委以重任之後,她們都能獨當一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