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9章 攝政王逼他和離

發佈時間: 2025-02-22 14:23:14
A+ A- 關燈 聽書

 秦嬤嬤扶她跪在蒲團上,拿絹子擦掉她手上落着的香灰:“是真的,聖旨已經下了,魯家一門,秋後問斬。”

 老夫人雙手合十,盤着佛珠:“魯國公三朝元老,親自拎刀都殺不動她啊?”

 院子裏的雨越下越大,沿着屋檐噼裏啪啦地打在石板路上,匯成小溪,流向院子的一角,泛氣水汽,又平了一絲陰霾。

 “她慣會巴結,爬到了那大奸臣的牀上,兩人一唱一和,西太后都管不了,誰還敢說什麼?只是,苦了咱們楓哥兒,都被人議論成什麼了。”

 “子楓他又鬧了?”

https://palace-book.com/ 聖殿小說

 秦嬤嬤擔憂:“鬧了,連吵帶罵的。這幾天不吃不喝,奴婢瞧着人都瘦了三圈。”

 “沒出息!什麼光彩的事嗎?還大聲嚷嚷。不就是個女人嗎?死了沒了,再娶一個不就得了?也犯得上爲這賤貨大動肝火?”

 “老太太,不怪侯爺難受。府裏都在傳,說攝政王逼他和離呢,他一個頂天立地的好兒郎,被人欺負到頭上,怎麼咽的下這口氣啊。”

 “胡說八道,哪有的事兒?你也是我身邊的老人了,怎麼也跟着一幫醃臢幫閒的嚼舌頭,嘴跟棉褲腰子一樣松。”

 “老太太罵的對,是奴婢失言了。”

 程老夫人閉目拜一拜先祖牌位:“一個商籍賤女,臉上糊了層花泥,就以爲自己是仙女菩薩,吃起皇家的香火了?”

 她望向窗外的陰雨連綿:“走着瞧吧,天已經陰了,等哪回雨下得比今天還大,比今天還久,把她的廟澆塌了,她也就成一灘泥水了。”

 秦嬤嬤憂心:“可是老太太,什麼時候才能下大雨啊,咱們侯府快要旱死了。”

 事情鬧到這個地步,攝政王和程侯夫人的私密情事早就鬧得滿城風雨。

 風流韻事,本就傳得飛速。

 更何況還是位極人臣的攝政王和已婚已嫁的侯爵夫人。

 沒事都能煽風點出火兒,這下有了曖昧的火星子,各個都急着舞起芭蕉扇,想煽出一場天雷地火。

 秦嬤嬤心疼:“咱們楓哥兒命苦,到了議親的年紀,家裏落敗了,只能叫他娶一個商賈之女。

 “別人都是高門貴女的往家裏領,只有他必須將就。那時候他走到哪兒,都有人笑他貪錢,他心裏憋屈啊。”

 老夫人閉目,親兒子受得這些委屈,她如何不知?

 海雲舒現在是春風得意了。

 她就沒想過,她丈夫的臉往哪擱?

 被人戳着脊樑骨笑話也就算了,一想到海雲舒只是個商賈人家的女兒,拿錢砸進的侯府。就這她還不安分守己,反而興風作浪。

 體體面面的官眷,竟然去跟權臣做姘頭,丟祖宗的臉。

 程家怎能善罷甘休?

 秦嬤嬤抱怨:“這麼多年,她這大娘子當的夠體面了。裏裏外外一肩挑,誰不敬着她,什麼事不由她說了算?這樣都不行,她還想要什麼?!”

 還想怎樣?

 老夫人冷冷笑道:“她是想慢火把咱們給燉了。”

 從大房何氏,到三郎四郎,到白小娘……再到如今的程子楓……

 “我若再不出手,就得讓這兒媳婦給扒皮抽筋,一刀兩斷了。”

 老夫人指尖力道一深,佛珠斷裂,珠子噼裏啪啦地掉落滿地。

 燭火晃動,祖宗牌位面前,她也毫不避諱。

 “老太太可是有計策了?”

 “瞧着吧,咱們這位海大娘子心肝兒寶貝多着呢,大的小的,家裏的、外面的,她是左也想要,右也想好。可世上哪有兩全其美的好事?

 “秦嬤嬤,不如咱們就給她個機會,讓她好好選選吧。”

 秦嬤嬤:“老太太的意思是……”

 “她不是逼着侯爺休妻嗎?你告訴她,這事兒,我這個當孃的,準了。”

 “老太太,這萬萬使不得啊!舍了大娘子一個不怕,可咱們程家是幾代侯爺攢下的家業,不能爲了堵一時之氣斷送了啊。”

 累世家業到了程子楓手裏,算是敗個精光。

 要再沒了大娘子的嫁妝做支撐,覆巢之下焉有完卵?

 秦嬤嬤:“大娘子也太自私了!世子還那麼小,她怎麼忍心去偷人呢!好好的家都讓她給拆散了,這不是讓世子蒙羞嗎?”

 “羞?她若知道羞字怎麼寫,就不會鬧到如今這個地步。”

 “太夫人慎重啊,她現在的狗脾氣,可不是走了還能回頭的主兒啊。”

 老夫人笑得陰險:“她想去哪去哪,沒人稀罕她。但孩子必須留下!”

 秦嬤嬤瞬間明白:“老太太是想用世子牽制她?”

 “要麼她把嫁妝帶走,孩子就留在程家,她這輩子別想見一眼。要麼她留下萬貫嫁妝,孩子我讓她帶走。你猜她會怎麼選?”

 是條妙計。

 秦嬤嬤說出擔憂:“那她要是真拿着錢,拍拍屁股走了呢?”

 “你太不瞭解當孃的心了,只要咱們拿捏了琮哥兒這孩子,別說是之前的嫁妝,我就是讓她再添上一份,她也願意!”

 “老太太英明。”

 “海雲舒,我就叫你嚐嚐百爪撓心的滋味。”

 *

 臨近中秋。

 江成璟說城西開了家點心鋪子,師傅是從揚州剛到京城來,祖上三代都在宮裏的御膳房待過,做得薄皮藕粉水晶月餅,堪稱一絕。

 “我以爲你每天只操心軍國大事,沒想到還有閒心研究這茶水點心。”

 “是爲了你才有這閒心。”

 海雲舒心裏一暖。

 她記得江成璟從不愛吃這些甜點。

 小時候過中秋,母親領着她去江家串門,帶了月餅什錦盒子,招呼孩子們出來吃時,別人都是爭先恐後地要嚐個新鮮,只有他,從不上前湊熱鬧,就知道窩在書房看書。

 母親便說,江家小二郎是個識大禮,懂節制的,不跟別的孩子一樣愛湊熱鬧,只瞧眼前的甜頭。

 將來必定大有出息。

 這才有了後面和江、海兩家定親的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