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公主這些日子心情極好。
因爲她可以在京城出嫁,就算明年年初要跟着未來的夫婿回到草原上去,起碼也比今年就去要好的多。
而且……在京城幾個月時間,足夠他們小夫妻慢慢磨合了。
寧楚格這邊診出喜脈後,德妃很快讓人上報了內務府。
按照規矩,內務府會派養生嬤嬤和接生嬤嬤們去雍郡王府伺候。
這人選,德妃當然會親自把關。
她當然也有信得過的嬤嬤,到時候只要派這些人去即可。
![]() |
除此之外,宮裏還會派太醫,每隔三日給寧楚格請一次平安脈。
這便是嫡福晉的待遇。
若是側福晉或者後院那些格格,就得王府自己派人去請太醫了。
……
延禧宮裏,胤禩下朝後也跟着胤禔一塊兒過來請安了。
惠妃當然要留兒子兒媳們用午膳。
這也是皇帝給的恩典。
凡是出宮自立門戶的皇子們,每月初一、十五進宮給額娘請安時,可以留下用午膳,共享天倫之樂。
只不過……胤禩這會兒卻在衛貴人住的偏殿裏,親自喂衛貴人喝藥。
“額娘這身子骨也太弱了些,依我看,得多吃些補品,好好調養。”愛蘭珠在一旁低聲說道。
胤禩沒來之前,她已經在衛貴人這兒待了兩刻鐘了,被這屋裏的藥味薰的難受,恨不得早日離開。
可胤禩偏偏要做個孝子,來了還要喂衛貴人喝藥,這麼久了也還沒喂完。
“額娘身體虛弱,虛不受補,吃不得那些補藥和補品,得慢慢將養着。”胤禩不鹹不淡道。
愛蘭珠本來想說,等十五那日進宮,她帶些補品給衛貴人。
沒想到胤禩卻這麼說,那她也懶得破費了!
她那支上百年的老人蔘又不是沒地兒送。
那還是外祖父當初給她的呢,說這樣的好東西,關鍵時刻能吊命的,讓她好好留着。
愛蘭珠本想着,自己昨夜做得有點過分,想緩和一下他們夫妻之間的氣氛,才忍痛割愛。
人家不領情就算了。
等衛貴人喝完藥後,胤禩還捨不得走。
他是真有些心疼自己的生母。
他雖然是惠妃養大的,可生母衛貴人也一直住在延禧宮,惠妃人挺好的,幾乎天天都讓他們見面。
所以……胤禩和衛貴人之間並不生分。
反而因爲衛貴人身子不好,胤禩這個當兒子的一直挺操心。
自打他長大了些,就會親自去給衛貴人請太醫了,只要得空,也會在病榻前伺候湯藥。
“我和額娘說會兒話,你去正殿陪大嫂他們吧。”胤禩頭也不回道。
愛蘭珠聞言有些生氣,過了好一會兒才道:“我不去,惠妃娘娘和大嫂一直圍着小阿哥轉,三句話不離孩子,我也插不上嘴,在那坐着挺尷尬的。”
胤禩轉過頭看着她,皺了皺眉道:“那你便早些生個孩子,這樣就能帶進宮來陪額娘了。”
“你以爲孩子是我想生就能生的?”愛蘭珠頓時來氣了。
她自幼身子康健,爲了早些有孕,最近這兩個月甚至捏着鼻子喝那些調養身子的苦藥。
該做的她都做了,胤禩來她屋裏的日子也不少,可孩子不是想要就能有的,總得慢慢來呀。
外祖母都知道寬慰她,讓她別心急,說心急反而難以受孕。
偏偏這胤禩,還是她的夫君呢,居然說這般難聽的話,愛蘭珠無法接受。
“胤禩。”衛貴人怕他們在自己面前吵起來,傳出去讓人笑話,連忙抓住了兒子的手,搖了搖頭道:“那是你媳婦兒,你得好好護着她,別胡說八道。”
胤禩深吸一口氣,過了好一會兒才道:“你去隔壁屋裏坐着看會兒書,我一會兒就來。”
愛蘭珠根本不想在這多留片刻,一扭身便出去了。
“這女人!”胤禩氣的握緊了拳頭。
“罷了罷了,當初你和他定親的時候,就該知道她是什麼樣的人,就連……就連我這個身居宮中的人都知道,安親王把她的外孫女兒寵得無法無天,你既然答應你皇阿瑪,和愛蘭珠定親,又把她娶過門兒……就睜一隻眼……閉一隻眼吧。”衛貴人連忙安慰兒子。
“別的也就罷了,可他對額娘……”胤禩心裏難受。
“我本來就是出身低微之人,又被這身子拖累,常年纏綿病榻,別說旁人了,就連我自己……都有些嫌棄自己……你聞聞這屋裏的藥味兒……連我天天住在這屋子裏,都覺得味道難聞,更何況是別人……”衛貴人說着擠出了一絲笑容。
“胤禩,額娘這輩子最大的福分就是生了你,只要你好好的,額娘就高興,哪怕額娘病着,心裏也開心,你好好和愛蘭珠過日子,她是女人……你讓着她些,人這一輩子……沒過不去的坎兒,別爲那些小事傷了夫妻情分。”
https://palace-book.com/ 聖殿小說
衛貴人一心只盼着兒子好。
哪怕兒媳婦瞧不起她這個婆婆,她也不生氣,只要兒子好就行。
胤禩聽了後,卻覺得十分難過,眼眶都紅了:“額娘放心,兒子一定會爭氣的,總有一日……兒子會讓額娘身居高位,風風光光受衆人朝拜,再也沒有人敢輕賤額娘。”
“傻孩子。”衛貴人輕輕拍了拍胤禩的手,柔聲道:“額娘這身子,不知道還能再活幾年,額娘不求身居高位,只要你好好的,額娘就高興,你和愛蘭珠都好好的,過兩年給額娘生個大胖孫子,額娘便死而無憾了。”
衛貴人的身體一直不好,那是小時候就落下的病根,也就十五六歲時稍好了些。
她長得貌美,看着也十分嬌弱,所以才入了皇帝的眼,加之運氣好,沒伺候幾回就有了孩子,即便她出身低微,也有了名分。
等孩子生下後,她被晉爲貴人。
可她這一生的好運氣也徹底用光了。
她本就身子虛弱,生這個孩子差點要了她的命。
這些年,她一直纏綿病榻,就沒有哪日真正舒坦過。
病病歪歪多年,皇帝早就把她給忘記了,要不是兒子爭氣,惠妃對她也不錯,她根本熬不到現在。